IT之家10月26日报道 据中新社报道,我国首颗地质行业高光谱遥感卫星“知知一号”首批标准影像数据于10月25日在武汉正式发射。数据表明,卫星在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方面满足运行要求,可以支持环境和地质资源解释工作。据IT之家了解,“知知一号”卫星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航天地球物理探测遥感中心联合研制,于今年5月成功发射。该卫星瞄准国家矿业勘探新一轮创新战略行动,聚焦极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区地质勘探任务。可为矿产勘查提供自主可控高光谱观测能力。资源勘探、地质灾害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经过五个多月的在轨运行,Geo-1累计飞行约9610万公里,获取遥感图像8000多张。数据下载和处理效率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在实验观测过程中,卫星覆盖了山地、森林、盐湖、红色沙漠等多种典型地形。此次发布的图像数据面向矿区、红色沙漠、森林、盐湖等应用场景。解释结果显示了矿区和沙漠地区矿物质的分布、森林地区植被的密度和健康状况以及盐湖的盐度等细节。其中,在新疆哈密地区,卫星利用特殊的波段合成技术,清晰地揭示了地表难以看到的碳酸盐蚀变带,为矿产勘查提供直接线索。 “地球一号”卫星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立哲表示,数据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地质勘探专用高光谱遥感领域取得扎实进展,将为地质资源与环境勘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独立、准确、专注、优质的数据服务。据透露,科研团队正在以Geo-1技术数据成果为基础,推进Geo-2卫星研发,加快高光谱地质环境资源星座网络建设。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含图片、视频)(如有则含)均由自有媒体平台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帐号”。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