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发射!教育、医疗、地铁、商业、公园……都在副中心。

▲1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主题为“领导人宣读京华行”系列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通州和北京副中心。通州区政府负责同志带队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外事处处长张晔主持活动。北京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是千年大事、国家大事。我们始终坚持“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水平定位”,以前沿理念、最高标准、最高品质推进郊区中心规划建设。 “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一季度增长10.9%今年三季度,位居全市第二位。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发育,行政办公区得到充分利用,城市行政机构搬迁,运河商务区初具规模,文化旅游区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非首都功能搬迁成效显着。 01 千亿投资打造优质城市功能。副中心自2016年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600亿元,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元。建设投资总额连续六年位居全市第一。我们优化投资结构,重构职能体系,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首先,多元化的格局投资由政府主导转向社会主导,社会投资比重提高到70%以上。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稳定保持在30%,近五年投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 2025年,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金融等产业投资规模达到415亿元。二是结构优化,从拓展空间到提升质量。郊区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使优质资源集聚,六环高线公园连通城市空间,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历史焕发新活力。三是从功能举措到集群发展的隐性提升。地方政府的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促进了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 “十四五”期间计划期内,新增资质6万余个,地方医疗机构床位数较2020年增加50%。区域协作共建共享力度加大,政务服务跨境办理超过3600项。 “十四五”期间,我们以重大工程为引领,快速拓展城市框架,构筑城市“四梁八柱”。广渠路东延、勘察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完成。东六环地下工程建设。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环球影城每年吸引游客超千万,“万里”购物娱乐综合体年底开业,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高峰公园建设加快,北投集团总部大楼、首旅集团总部大楼建成投入运营,实现“一年一个节点,年年有新变化”。副都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于今年竣工。该区域将成为未来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入口节点和能量源泉。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产城融合,聚焦国际商圈功能定位。该片区共规划工业用地14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华夏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 、国有企业等8家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总部被评选解决。第二个问题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里建设居住空间将占地近100万平方米米,建设“好房子”“好社区”,打造花园式“好街区”。它拥有全新的优质学校、充满活力的购物街、小型城市街区、确保出行顺畅的密集道路网以及三条高效连接的地铁线路。今年,中心周边商住项目新开工,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9月一期项目开工时,创下了同期北京新建房地产市场首笔成交记录,彰显了副中心的吸引力和市场的关注度。三是整合滨水区,建设连接六环线高线公园、车站公园、社区公园的低速区域交通体系。除了以大运河“四桥六堤”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世界级滨水区外,我们还将设置运河桥墩和景观平台,并在夜间运河游览、水景表演等企业场景,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和动感节点。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关注产业推进、文化、贸易、旅游、城市更新等各个领域,保持每年1000亿日元的投资规模。保障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有计划实施一批大型项目,促进城市功能提升。 02 发挥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公共管理、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为重点,统筹经济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金融、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设计未来产业。 “十四五”期间,全区定点单位数量达到2800个,较2020年增长52%。平均每年新设立企业超过2万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有80多家市场主体选择在副中心投资。该公司是该市第三大公司。总部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共设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子公司175家。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比2020年增长70%,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81%,位居全市第一。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强劲。现代金融、文化旅游成为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和税收比重稳定在10%左右。邪教的附加值其中,体育娱乐业比2020年增长10.5倍,今年前三季度批发零售业和商品消费零售额均居全市第一。内需活力不断增强,累计开业首店154家,商业面积达到107万平方米,形成了万向汇、运河西岸、阅江市场、大运河市场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大众化的新消费场景。创新率不断提高。 2024年,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7%,跃居全市第一。基本形成以信息创新、网络安全、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下一步将利用文化、商务、旅游等发展机遇主义与体育、医药健康、“智”融合,“人工+”赢得竞争优势。着力构建支撑城市的产业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03将绿色基因融入城市发展绿色背景,成为最重要的城市副中心的特色特征。“十四五”期间,实施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任务141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绿色含量”持续提升 注重生态、惠民,PM2.5累计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较2020年同期改善24%。III 类或更高级别。先后建成8个万亩生态园区、600公里绿道,成功打造城市平原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蓝色和绿色的结合以及增强的生态系统是 370 多种野生鸟类的家园。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水鸟在那里过冬。城市副中心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旅游胜地。以节能减碳为重点,完成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改造170.5万平方米,引进超低能耗建筑67.3万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行政办公区和城市绿化中心实现100%绿色能源供应,8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聚焦生态赋能,成立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自愿交易中心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北京绿色能源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在全国培育了13个绿色工厂。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地方领导人论坛上,北京副中心气候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从来自45个国家的160余份申请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地方气候领袖”奖。这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体现了北京在我国城市气候治理、打造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方面的务实创新精神得到国际认可。通州彦已经快完成了。到2024年,海绵城市面积达标率达到48.2%。重点区域污染减排与二氧化碳减排协调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左右。这一切都体现了城市副中心在提高气候韧性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世界提供北京副中心在大都市绿色转型方面的方案和经验。 “立足北京副中心的绿色发展”趋势正在加速。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完善绿色要素交易机制,促进生态价值实现,完善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系统更高水平的和谐融合。 04 以优质供给改善人民生活福祉 随着人民城市建设深入实施,人民生活福祉显着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增长27.1%,加快4.1个百分点整个城市。 “十四五”期间,以建设教育强区为重点,市级先后引进北京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等6所优质教育资源,总数达到20所。202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为102.8,位居全市第一。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清华大学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即将竣工。以加强医疗保障为目标,建设运营三级以上公立医院7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安贞医院相继开业。首尔儿童医院同州院区计划于 2027 年开始运营。分散公司权力,专注于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针对医院、高校等职工住房需求,我们专门制定了租、购、建相结合的住房保障计划,提供公寓、保活租赁房产、人才公寓等租赁住房5000余套。 “十四五”期间,多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超过45万人,实现全市最高的宜居性住房评级。围绕解决群众迫切需求和关切,全面落实“快速办理”工作机制。强化主动治理,做到诉前办案。 2024年以后,实施451个旧城更新项目,促进社区更新。 205 条后巷完全被复杂的升级所覆盖。我公司是最早发布《街道家具安装》的公司之一今年,规范管理各类设施1.18万处。城市空间秩序大幅改善,市容市貌环境持续优化。以加强交通安全为重点,“十一横、十一纵、九”干线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五年来,全市路网密度增长28%。轨道交通线路7条,成为全国交通安全最多的地区。未来,随着平谷线、M101轨道交通线的开通,春明路东延线、姚家园路的建成通车,以及05路网的不断完善,副中心的交通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以改革创新提质发展规划,打造北京副中心,就是改革创新之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先后批复了分中心管理条例,出台了支持分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批准了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和通州区、北山县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同时,推进城市副中心立法,确保规划落实到底,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特别是今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要素配置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副中心成为全国10个试点城市之一。这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化副城市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推动六大要素领域高质量发展。激发科技要素创新潜力。推动科技与资本要素融合,完善风险资本监管体系和发展政策。对于人力资源要素,要引导合理流动。完善工资、社保等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资本方面,我们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加有效金融服务,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同时,推动土地、数据、资源、环境要素等要素排查。全面提高安排效率。 XV Quinqu Planenal 的新旅程即将开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州区党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大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能的现代人民城市,努力把副中心打造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典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