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局消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被一小块空间碎片撞击,目前正在开展撞击分析和风险评估。经调查,为确保航天员健康安全,确保任务圆满成功,决定推迟原定11月5日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此消息一经公布,这块小小的太空垃圾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什么是小空间碎片?它的破坏力有多大?解放日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光学天文技术实验室研究员唐正红、上海天文学会航天科普资深专家陶建中进行了专访。 【相对速度可达每秒10公里以上】太空碎片,又称太空碎片,是指人类太空活动的产物。其中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和卫星、火箭喷射物、太空任务产生的碎片以及与空间物体碰撞产生的碎片,是太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小于10厘米的空间碎片通常被称为微小空间碎片。空间碎片在高度为3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通常以每秒3公里的速度移动,但在300至450公里的低轨道上以每秒7至8公里的速度移动。当两个不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在近地轨道相撞时,它们的相对速度达到每秒10公里以上,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如果太空碎片与正在运行的卫星、载人航天器或空间站相撞,可能会危及设备甚至宇航员的生命。 “根据我们的计算,一些影响“毫米级的空间碎片就可以使航天器无法继续运行,直径10厘米的空间碎片撞击就可以彻底摧毁航天器。”唐正红说。1983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油漆剥落相撞,导致舷窗损坏并接地。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多次被灰尘损坏。1986年,欧洲阿丽亚娜火箭不久就爆炸了。进入轨道后,产生了大量的太空碎片,随后摧毁了两颗日本通信卫星。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差点与苏联火箭的残骸相撞,当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2.74公里,幸运的是,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出了警告信号,使它们得以幸存。]“对于大于10厘米的空间碎片,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和中国都有能力跟踪观察,并可以采取主动措施避免。”陶建中说。陶建中举例说,中国空间站曾两次根据轨道预测主动避开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但光学望远镜和射电雷达的探测能力仅为一半,无法完全探测到小于10厘米的空间碎片,尤其是毫米级的空间碎片。目前,据说大约有5万块尺寸在1到10厘米之间的小型太空碎片,大约有1.3亿块小于1厘米的碎片。 《为了微空间》对于小碎片,我们暂时只能加强防护。当载人航天器与小型空间碎片相撞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特别是对于载人航天器与小型空间碎片相撞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分析。他返回胶囊。再入大气层时,迎风面的温度会因摩擦而迅速升高,必须保证安全。 ”陶建中先生介绍。唐正红先生表示,疑似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被一小块空间碎片击中,但由于碎片质量较小,影响也比较小,损伤程度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大危险。【小空间碎片主要集中在低轨道】早在2020年,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就观测到了,科学已经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太空碎片。无圆顶航天器碎片观测望远镜,可用于搜索高轨道(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空间碎片,并向在轨运行的卫星提供碰撞警告,“高轨道卫星和火箭的碎片一般尺寸较大,没有发生过爆炸或坍塌事故10次”。唐正红介绍道。宇宙时代的低轨道,随着需要的卫星越来越多(距离地球300-400公里),相撞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些卫星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目前,小于10厘米的小型空间碎片主要集中在低轨道。对于低轨道小型空间碎片的监测,有没有好的策略?“一方面,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利用更大的卫星来监测低轨道的小型空间碎片。”直径光学望远镜和更强大的雷达,以提高监视性能。另一方面,我们上海天文台也在进行技术探索,利用新的光电手段,力争在低轨道探测到越来越多的小型空间微碎片。”陶建中建议,由于我国空间站处于低轨道,因此需要加强对较大空间碎片的监测,及时规避。由于小碎片撞击造成的损坏,需要对飞船的关键部位进行加固和保护。一旦发现冲突,必须及时采取评估和应对措施。原标题:《载人飞船疑似被一小块太空碎片击中,这块碎片破坏力有多大?》标题及图片来源:上官 标题图片来源:作者:解放日报黄海华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